理科考试研究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8-4126
国内刊号:23-1365/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1587 人次
 
    本刊论文
中考物理复习策略浅说
     第一轮着眼能力,突出重点、热点、难点。以专题复习强化训练为主,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深化知识“树”,能力“链”,突显针对性,关注透切性,“透”贯穿于复习的始终,理清重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将有关知识点、线、面联系起来,比较对照纵横联系,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资料,梳理整合知识结构,从而达到知识迁移,做到举一反三。理清命题思路,中考命题的思路基本上是以新课标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仍然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正确理解和应用,现在越来越重视和突出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重点内容仍然是中考始终如一的要求。重点的内容主要有:“力”、“力和运动”、“密度、压强和浮力”、“电路”、“电能”、“电功和电功率”、“热量和内能”等重点知识以及“凸透镜成像”、“密度的测量”、“机械效率的测量”、“浮力的测量”、“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功率”等重点实验。同时近两年还十分重视物理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有:(1)关注地方建设。(2)关注国际国内重大新闻。(3)关注科技发展(4)关注问题的提出。(5)关注探究问题过程的思考。(6)关注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等等。初中物理大致可分为力、热、光、电四大板块,复习时应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之知识相互迁移,连线成网,通过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来帮助记忆和理解。抓住知识的重点,体现思维过程,揭示物理规律,形成科学方法,提升知识应用能力。同时不断地进行阶段性测试,及时分析和总结,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适时给与一定的辅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达到提优推中补差的效果。在复习中还建议三点:(1)按知识体系分类训练,掌握不同类型知识和技能要求。(2)按重点、热点分类训练,不宜贪多、贪深,重在质不在量,细嚼慢咽,宜结合典型例题剖析,感悟规律和方法,实现举一反三。(3)拓展学生生活视野,加深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丰富生活物理知识,掌握物理规律和解题方法。(4)围绕考试知识点,抓住得分点,强化能力训练。
  第二轮注重规范,提高技巧,适应中考。以综合模拟强化训练为主,进行中考适应性训练,通过训练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在强化训练中,要及时评、结点拨指导,发现问题,关注复习的薄弱环节,加强信息反馈,及时查漏补缺,把握复习的时效性;同时要注意回归课本,使知识复习达到“知识—能力—知识”的良性循环;还要结合近几年中考试题命题方向、考点知识的分布、难易程度以及今年的变化趋势,进行全真模拟训练,达到点、线、面知识全面巩固;同时注意学生心理素质水平和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教育,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自信心,让他们体现成功,又要注重尖子生的培养,创设条件,鼓励他们创新、冒尖,特别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规范解题格式。⒈认真审题,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和基础,“稳、慢、准”是审题的三要素。⒉注意答题的全面性。⒊注意答题的规范性。⒋尽量避免答题的随意性和口语化,尽量使用物理语言和教材语言回答问题,注意回答时要有条理。⒌养成做后检查的习惯。⒍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着眼能力,求不变应万变,题解技巧求升华。综合题是把题目各个要素的各部分加以整体思考,其分析方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步顺推直至导出所求的结果,这就是正向分析法;也可以用逆向分析法,从题目的目标出发,一步步倒推到给定的已知条件。解题技巧是注意选择“突破口”:⒈从条件和结论的关系特点入手。⒉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入手。⒊从组成结构入手⒋从公式的互逆变换入手。⒌从数值或字母的变化规律入手。⒍从联想相似的问题情境入手。
  (3)尽快培养学生适应中考的试题感、速度感、时间感。
  (4)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适应中考。
  以上这些训练都要在平时规范化考试中进行综合强化训练。
  三、练习设计要新
  新。体现在练习的形式新颖,问法新颖,并且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特别是联系当前科技和当地实际的最新动态,充分体现时代的特征,反映时代的信息,设计这样的练习来进行训练,效果会更好。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理科考试研究》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