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考试研究
主办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1008-4126
国内刊号:23-1365/G4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1579 人次
 
    本刊论文
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调查研究
    一、引言
  元担忧最初由AdrianWells(1995)提出,他认为担忧是引发个体焦虑的重要认知因素,并提出了担忧的两种形态,即Ⅰ型担忧(type1worry)和Ⅱ型担忧(type2worry)。Ⅰ型担忧是指对特定情景的担忧,是事件担忧,如考试担忧等。Ⅱ型担忧又叫元担忧(metaworry),是个体对自身认知事件和认知过程的担忧,是对其自身思维的检测和评价,其本质是对担忧的担忧[1]。国内文献中,最早使用"考试元担忧"一词的是华南师范大学郑希付教授,他在《中学生考试焦虑与元担忧》一文中写道:中学生的考试元担忧是比较普遍的,通过因子分析发现,中学生的考试元担忧项目聚合为5个类别:社会评价、考试过程、家庭冲突、前途命运和父母状况[2]。这篇文章使用了考试元担忧这一概念,并且回答了中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具体内容,遗憾的是,没有对考试元担忧的内涵做出明确的界定。但从中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考试焦虑是引发人们研究考试元担忧的直接原因。二是中学生是考试焦虑的高发群体,因此,中学生成为考试元担忧的主要研究对象。
  本研究借鉴元担忧的概念,将考试元担忧定义为:学生对由与考试有关的情境引起的担忧的担忧。对这一概念的理解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考试元担忧是由与考试有关的情境引发的。第二,考试元担忧是一种认知因素,其具体内容包括对思维失控的评价、对导致消极思维和担忧的评价等。此外,在综合Wells的二型担忧模型、CartwrightHatton元担忧的特点以及郑希付的考试元担忧特征之后,将考试元担忧的特点定义为四个方面:(1)自我意识性,即个体经常意识到担忧的出现;(2)强迫性,即个体总是努力控制担忧的出现;(3)不可控制性,即个体对担忧的控制没有效果;(4)焦虑性,即无法控制的担忧会对个体造成消极影响。
  考试元担忧是高三学生面临考试时普遍存在的现象,但人们对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内容以及考试元担忧对学生影响过程缺乏深入细致的探讨,因此,本研究拟对考试元担忧的具体内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
  二、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云南省楚雄州三所中学的高三学生作为被试,共计502人。其中,男生148人,占总人数的48.5%,女生157人,占总人数的51.5%;文科学生142人,占总人数的46.5%,理科学生163人,占总人数的53.5%。调查对象的成绩分为五等,各个等级的人数分别是:上等37人,中上122人,中等166人,中下99人,下等72人,详情见表1。
  表1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项目统计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考试元担忧具有四个特点,分别是自我意识性、强迫性、不可控制性和焦虑性。在本次调查中,只有满足四个条件的项目才被视为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内容。换句话说,只要学生的担忧是可以控制的,或者是担忧没有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那么就不属于考试元担忧的范畴。按照这一筛选条件,被调查的502名高三学生当中,有380名学生的担忧内容属于考试元担忧。
  此次调查共计发放502份问卷,回收502份,有效问卷502份,回收率为100%,此外,排除漏答或错答的问卷27分,有效问卷为47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6%。
  2.工具
  根据考试元担忧的定义和特点自行编制问卷,问卷包含四个开放式题目,分别是:(1)考试之前(考试过程中或者考试结束后)你最经常出现的担忧是什么?(2)这一担忧对你造成什么样的影响?(3)担忧出现的时候,你是如何去控制的?(4)控制的效果如何?
  三、结果
  从表1可知,被调查的502名高三学生中,有380名学生回答的担忧内容符合考试元担忧的四个特征,占总人数的75.7%,符合特征的项目被视为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内容。
  采用内容分析法,将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内容分为九个项目,每个项目的频次和百分数详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考试元担忧的九个因子中,出现频率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过程担忧"、"结果担忧"和"羞愧和自我责备"。这三个项目的频率之和占总频次的76.2%,可见,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出现的考试元担忧内容很可能与考试的过程、考试的结果以及指向内部的羞愧和责备有关。
  调查结果显示,43.7%的高三学生的考试元担忧内容与考试过程本身包含的因素有关,即"过程担忧"。进一步分析发现,高三学生对考试过程的担忧表现在十五个方面,具体内容见表2。从表2可知,在"过程担忧"这一子项目中,高三学生最有可能出现的考试元担忧是"担心考试时间把握不合理,考试时间不够,题目做不完(85/26.8%)"、"考试时候遇到难题或不会做的题目(58/18.3%)"和"总觉得自己复习不够全面、仔细和到位(41/12.9%)"。也就是说,高三学生对考试过程的担忧主要表现在由于考试时间把握不合理等主观原因或考试题目量太大等客观原因带来的考试时间不够,题目没有做完;或者考试时遇到难题、不会做的题目,而简单的、会做的题目又刚好做错,最终考试结果不理想;或者担心自己复习不够全面,复习到的没有考到,而考到的题目自己又没有复习到等等。
 有185人次的高三学生表示会在考试开始之前(考试过程当中或考试结束之后)对考试结果产生幻想式、过度的、不恰当的担忧,即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占总人次的25.5%,在考试元担忧的九个类目中,出现频次排名第二。进一步的统计结果显示,高三学生的"结果担忧"包括九个方面,具体内容见表3。其中,表现频次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反复在想,考不好怎么办(95~51.4%)"、"担心考试成绩会下降(45~4.3%)"和"担心考试时发挥失常(16~8.6%)"。严格意义上讲,考试成绩出来之前,它是未知的、待定的,考试成绩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幻想性、过渡性和不恰当性是结果担忧的主要特点。高三学生对考试结果的担忧主要是担心考试结果不好,与上次相比成绩有所下降,或考试时没有正常发挥,考试成绩下降等。表3高三学生"结果担忧"子项目的具体内容统计表
  统计结果显示,"羞愧和自我责备"这一项目的总频次是51,所占百分数为7.0%,在九个考试元担忧项目中排行第三,也就是说,对于高三学生而言,"羞愧与自我责备"也是比较普遍的考试元担忧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子项目包含五个方面的条目,具体内容见表4。从表4中可以看出,这一项目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考不好,父母老师会对自己失望(18/35.3%)"、"考不好会觉得对不起自己、令自己失望,会觉得难过和羞愧(17/33.3%)"和"考不好,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11/21.6%)"。父母老师等重要他人是引发高三学生"羞愧与自我责备"考试元担忧的外部诱因,父母老师的评价、看法以及感受等外部诱因经过学生"内归因"方式的加工,转化为指向学生内部的羞愧感和责备心理。
  表4高三学生"羞愧和自我责备"子项目的
  具体内容统计表
  担心受到"外部惩罚"也是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因子之一,这一项目的主要内容是考试成绩不好会受到父母老师等权威人物的惩罚、批评和忽视等,或因成绩不好而撤销奖励等。这一项目的的总频次是47,所占百分数为6.5%,在九个考试元担忧项目中排行第四。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一子因子包含五个方面内容,详情可见表5,其中,高三学生"外部惩罚"项目的考试元担忧内容主要表现在"考试成绩不好,怕被老师和父母批评惩罚(39/83.0%)"方面。
  表5高三学生"外部惩罚"子项目的具体内容统计表
  被调查的学生当中,有36人次的高三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自我期望"的考试元担忧现象。高三学生"自我期望"的考试元担忧项目包括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详情见表6,其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考试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32/88.9%)"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502名高三学生中,有26人次的高三学生表示自己存在"社会比较"的考试元担忧现象。"社会比较"考试元担忧项目共计包含四个方面的表现,具体内容见表7。在"社会比较"这一考试元担忧的子项目中,高三学生的担忧集中体现在第一方面,即"担心考不好、排名下降",其共计频次为26,占这一子项目总频次的74.3%。可见,社会比较压力的主要内容是高三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水平与同学进行比较而产生的主观或者客观上的压力。
  表7高三学生"社会比较"子项目的具体内容统计表
  "自信心丧失"也是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项目之一,其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详情见表8。相比考试元担忧的其他项目而言,这一项目所占的频次较少,仅有10人次的高三学生表示自己有这一方面的担忧,而且频次分布较广,不太集中。
  表8高三学生"自信心丧失"的具体内容统计表
  前途担忧的主要含义是指学习成绩与主观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导致学生追求成功或逃避失败的动机受阻而引起的担忧和紧张,其具体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担心自己考不上大学"、"成绩差,考不上自己理想的大学"和"怕考不好被分流"。总体上讲,虽然"前途担忧"是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中独立的一个项目,但其所占频次较少,在被调查的502名学生中,仅有8人次的高三学生表示自己有过与前途命运有关的担忧。另外,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有1人次的高三学生表示"怕考不好被分流",说明为了提高学生上大学的升学率,有的学校依然存在将成绩不好学生分流、甚至劝退的现象。
  表9高三学生对前途担忧的具体内容统计表
  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的"其他"子项目包含九个方面的具体内容,详情见表。调查结果显示,高三学生在"其他"项目上的表现主要体现以下四个方面:"会感到莫名紧张、焦虑和担心(17/45.9%)"、"害怕考试时大脑一片空白(5/13.5%)"、"父母老师社会带来的压力过大(4/10.8%)"和"考试时心态调整不好,心存杂念(4/10.8%)"。
  表10高三学生其他方面考试元担忧
  的具体内容统计表
  四、分析与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高三学生的考试元担忧内容可分为九个因子,其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对考试过程的担忧"、"对考试结果的担忧"、"羞愧和自我责备"、"外部惩罚"、"社会比较压力"、"对前途的担忧"、"自我期望压力"、"自信心丧失"和"其他"。从中可获得两个结论,一是为了客观、系统、科学地对高三学生考试元担忧进行内容分析,首先制定了考试元担忧的划分标准,事实表明,包括九个维度的考试元担忧的划分标准是全面的、客观的;二是考试元担忧是高三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而考试元担忧对考试焦虑有显著的影响作用[3],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存在显著负相关,能够负向预测学生的学习成绩[4]。
  考试元担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与两个方面的因素有关。第一个方面是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三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基本发展成熟,已经能够比较灵活地对自身当前的认知活动进行监控和调节。元担忧是个体对自身认知事件和认知过程的担忧,是对其自身思维的检测和评价,其本质是对担忧的担忧[5]。可见,元担忧与元认知能力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因此,高三学生元认知能力发展基本成熟是考试元担忧形成的前提和生理基础。第二个方面是教育评价制度。新课改实施以来,教育行政部门不断加大中学教育改革的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评价制度上,高考指挥棒的主导作用并未受到动摇,"一考定终身"、"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应试教育局面没有得到显著改善,因此,对绝大多数学生,尤其高三学生来讲,考试往往是无助感、挫败感和低自我效能感的直接诱因。总之,高考作为一种测量评价学业水平和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本身会对学生的自我概念和情绪等心理活动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高考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手段,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加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严峻、高等教育资源的有限性、用人单位的学位本位观念等社会背景因素的影响,高考已经超越了测量学或教学评价的范畴,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生活事件。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理科考试研究》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理科考试研究》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